我一直以來都有不順的困擾,後來懷了孩子後的孕期嗯嗯更是不順到了有點煩躁的情況,我也知道要多喝水,吃些蔬果來幫助排便,但水喝多尿意也跟著多,

多次的爬上爬下也挺難受的,這時候的心情簡直難受到快爆炸,不得已只能借助西醫藥物調整。

好在,小孩出生後有改善情況,而且本來也一度擔心寶寶會不會跟我一樣,還好出生後至一歲3個月前,都是母乳寶寶並沒有任何便秘的情形,

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直到..六七個月後慢慢停止餵母乳,改開始喝配方奶,不知道是否因為改變了味道,或者又水分攝取過少(開始不愛喝水),

竟然發現一整天開始沒有嗯嗯,每次看到他用力嗯嗯,臉脹紅卻什麼都沒有擠出來! 不然就只能大哭,此時為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也知道那痛苦啊)

明明依照之前ㄉ習慣都是一天2次嗯嗯... 

帶給醫生看,先是覺得改變飲食導致的,也建議要給孩子多喝點水,幫他按摩腹部,或督促他多活動,以便能促進胃腸道蠕動。但這些都做了,還是一樣的情況。

就這樣一路調整,開始接觸副食品後情況也沒甚麼大改變

想說總也不能一直依靠藥物幫忙,此時嚇壞皮蛋媽咪ㄌ!!後來上網查詢不斷"google",看了許多媽咪網站,有建議消化酵素的、有增加飲食保健、

建議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還有益生菌保養的,能做了都做,但改善幅度並不大。

特別是副食品,小孩有容易挑食習慣,要叫他立即改變飲食,真的有點困難

就在然後也看了一些媽媽分享了益生菌的介紹,但花了錢始終看不到成效,要不然就是對成分尚有疑慮

直到,讓我找到一款好聰敏S消化菌的介紹。開啟了我跟小孩的重生之路啊

(圖)

首先這麼好的東西媽媽當然要先用,不是啦~ 總是擔心會不會有甚麼副作用還是問題之類的

所以我就先試吃了一陣子,發覺有改善,不天天脹氣和放屁不順,之後也越來越順暢

20180226_005940

但擔心小孩年紀還小,這種益生菌不適合他用,因此在決定讓他吃之前,又帶去醫院讓醫生檢查一次,

也請小兒醫生確認可S消化菌成份內容後才也放心給予寶貝食用,直接誇獎我選對了,他說裡面的

酪酸菌凝結芽孢桿菌

分別就是用來維持消化道機能與能夠幫助維持消化道表現、私密處的環境菌叢生態平衡。

簡單的說就是針對消化道機能的益生菌,這時候我才明白我在網路上看的一些文章讓我搞錯了方向

都買一些針對過敏,甚至女性保養的益生菌來吃,難怪吃了那麼多對嗯嗯沒用

也還好有看到媽媽群分享的文章,問了醫生後這下我總算了解了,益生菌還有分功能性的

原來是有針對消化道的益生菌腸胃類型。

也終於了解為什麼好聰敏這間公司要把益生菌另外獨立出來叫消化菌了。

 

不過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啦,可能是沒有添加的關係,所以味道上沒有香味(他就不愛)

第二點是會認為我在逼他吃藥,畢竟從六七個月大開始醫院來來回回好多趟

一看到我拿出來撕開包裝時就鬧彆扭,所以現在我都是在睡前和幫他加入配方奶一起喝

20180226_010605

...經過2~3週之後開始有了變化,發現嗯嗯漂亮很多,再也不會看到他嗯嗯脹紅臉鬧脾氣

當然也不會再聽到不順的哭喊聲~~ 倒是我感動得快哭了,畢竟我知道那個痛苦的感覺。

更何況是在一個才剛滿一歲的小小孩身上。

好聰敏S消化菌無任何化學或香精香料添加成分,這也是我堅持購買的原因

還有,還可常溫存放耐高溫不用冷藏,就算出一趟遠門攜帶也方便,真是媽咪ㄉ好幫手~~

無論是對我還是寶寶來說。

更別說是皮蛋媽咪本人長期嗯嗯困擾...大人小孩一併處理,多多益善啊!!

文章標籤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益生菌增添腸道活力 寶寶營養更好吸收

育兒心切的爸爸媽媽們總是希望能給予寶寶最佳的營養支持。有了好營養只是第一步,好吸收才是重中之重,而要好吸收,健康的腸道才是關鍵。
 

腸道健康對於嬰幼兒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它對於營養吸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於身體其他系統的發育,甚至嬰幼兒後續生長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腸道健康問題絕對不能小覷。

「3歲前的腸道管理」被眾多家長所忽視,但對於寶貝來說,越早開始科學的營養管理,就相當於比別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而如今很多家長認為,只要給寶寶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心臟、大腦、眼睛等重要器官發育無礙,就是滿分寶寶。這可不一定哦,要知道整個身體成長所需的營養全部來自於腸道,若沒有好好管理腸道,就會出現腹脹、腹瀉、便秘等多種不良反應,這些會間接地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情緒無常、發育緩慢等較為嚴重的後果。
  
由於腸胃道嬌嫩的生理特點,嬰兒腸道健康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其腸腔裡面不同的細菌的生長情況跟餵養的情況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母乳喂養的孩子腸腔內主要益生菌是雙歧桿菌;如果是人工餵養或者是混合餵養的孩子,其腸腔裡面存在有害菌,如大腸桿菌居多。益生菌對於腸黏膜有很好的增強抵抗力的作用,對於嬰幼兒腸道健康是有益的,而有害菌則容易導致嬰幼兒腹瀉便秘等腸道疾病。但寶寶胃腸道生理功能還未發育完善,不能完全調節腸道內菌群的平衡度。所以,媽媽們要藉助益生菌,幫助寶寶平衡腸內菌群比例。

益生菌一方面可以在腸道內定植,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分解有害、有毒物質等,維持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於宿主的免疫系統,發揮特異性免疫活性,誘發腸道免疫,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產生。

處於生長發育初期的寶寶,所需營養物質相對高於成人,腸道健康才是營養好吸收的關鍵,媽媽們必須充分了解寶寶的腸道健康,了解嬰幼兒生理髮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用科學餵養的方法,呵護寶寶健康成長。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便祕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故針對寶寶便秘不同類型,選擇的食物也有不同,媽媽是否知道寶寶便秘吃什麼好?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

  1、寶寶積熱便秘:特點是大便乾燥,堅硬如羊糞,排便困難,可伴有腹脹痛、口臭、手足心熱等症。治宜清熱潤腸。

  (1)菜汁湯:鮮菠菜或白菜適量,煮湯飲用。

  (2)蘿蔔汁:紅心蘿蔔搗成泥狀取汁(或榨汁機取汁),白糖適量,共煮2-3分鐘,溫服。

  (3)番瀉蛋黃湯:番瀉葉5-10克,蛋黃1個,菠菜少許。將蛋黃磕入碗攪散備用。番瀉葉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雞蛋、菠菜,煮沸即成。

  (4)黃豆皮100克,水煎服,每日3次。

  2、寶寶虛證便秘:特點是大便時秘,排便困難,或大便先乾後稀,並伴有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

  (1)韭菜汁:韭菜葉搗爛取汁1小杯,溫開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鮮土豆去皮切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連用半月左右。

  (3)蘿蔔籽10-20克,炒黃研細粉,加糖,開水沖服,每日分1-2次服。

  (4) 黑芝麻 15克,搗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夾入饅頭、麵包內,每日1-2次。 便祕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發現:益生菌可助肌膚保持年輕活力

據俄羅斯「醫學論壇」新聞網10月25日消息,日本專家最新研究表明, 益生菌有助於肌膚保持年輕活力。

日本邀請23名19至21歲的女孩參與一項研究,以檢驗益生菌對皮膚的影響。在為期四周的實驗中,其中一組女孩使用經過發酵處理的牛奶護 膚,而另一組則使用傳統優格護膚。之後研究人員通過檢測女孩臉頰和前臂內側皮膚來測定肌膚的緊緻度、彈性、脫水程度和皮脂分泌程度。

經過試驗,專家得出結論稱,益生菌更有利於保護皮膚,使肌膚更年輕美麗。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益生菌≠喝優酪乳 教你如何挑選適合的益生菌

 

喝優酪乳等於補充益生菌嗎?寶寶能長期吃益生菌嗎?

事實上,優酪乳跟益生菌的作用絕對不能等同,因為只有可以增進人體健康的微生物,才有資格被稱為益生菌。但是不管是優酪乳還是養樂多,裏頭所含的卻是乳酸菌,不管事功效還是菌株數都無法與益生菌產品相比。

但益生菌市場很亂,各個廠家都使用自己的企業標準生產產品,難斷良莠,例如:

混亂現象一:益生菌添加數量有玄機。益生菌只有達到一定數量才會對人體起作用,比如每1毫升當中一般要有1億個活菌,它才對人體有保健作用,如果有100個億就可以對某些疾病比如腸道的疾病產生治療作用,換言之就是每天至少要補充100億的益生菌菌株才能達到保健效果。

混亂現象二:益生菌菌種數落落長。有些益生菌產品,裡頭加了好幾種的益生菌,以為這樣就會比較有效,其實是大錯特錯。因為益生菌有自己喜歡以及適合生存的環境,所以吃下一堆地域性重複的益生菌菌種,只會干擾益生菌的繁殖生長,根本無法建立腸道優勢菌群。基本上,一次補充三種益生菌就已經是極限了。

混亂現像三:多數益生菌死在半路上。益生菌只有在2-6℃的環境下才可以生存。所以如果益生菌產品沒有經過低溫生產、運送以及保存,益生菌的存活率會大大降低。所以,在購買益生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低溫保存或配送的。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有爸爸媽媽詢問到益生菌的問題,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益生菌

首先我們要知道,益生菌是一種好的細菌,幫助我們體內正常菌叢的生長

比較常見的菌株如Lactobacillus(乳酸菌)、Bifidobacterium(比菲德氏菌)....等等

都是我們在一些益生菌甚至優酪乳的廣告中可以聽到的

益生菌的製劑也有許多種,主要都是要保持益生菌到達腸道後的活性

所以如何保存、保護益生菌,在環境中再通過胃酸、膽汁的考驗就很重要了

常見的錠劑或粉末不用冷藏的,是利用一些冷凍乾燥的技術來保存活性

有些益生菌膠囊則是需要冷藏保存,以維持益生菌活性,則價格通常相對昂貴

 

 

大多數的益生菌都是進到腸道內,幫助腸道好菌叢的生長

所以對於調節腸胃道功能,如便秘或是腹瀉,常常會有一定的功效

此外,由於腸道也是誘發、產生免疫功能的地方

所以有些益生菌也可以改善過敏的症狀

不同的益生菌,也會根據他們自己的菌株成分去做很多的臨床實驗

所以會發現有些益生菌主要是腸胃道部分的調整

而有些益生菌還會強調自己對改善過敏方面的幫助

有的益生菌品牌裡面不只單一隻益生菌而有多隻益生菌

所以在選擇的時候,還要看你的需求及該品牌益生菌的功效

還有益生菌使用的菌量,也要達到足夠的標準才能產生效用

原則上不做任何推薦,建議可以選擇有衛生福利部認證核可的來使用

各位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站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InfoHealthFood.aspx?nodeID=162

上面所有國家認證的益生菌、優酪乳的品項及功效都可以查詢的到

(舉例:在"保健功效"的選項選擇"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就可以查詢該方面品項)

核可並非是功效的保證,但是起碼有國家認證,品牌責任及安全性較佳

至於臨床使用其商品所含的菌株、菌量達到的效果,就並非查詢得到了

 

 

我們要知道益生菌並非萬靈丹或過敏救星,而是還在研究發展的品項

端看多數益生菌除了欣表飛鳴、若元整腸錠、阿德比膠囊....等有限幾個是屬於藥品級

(產品上會有"衛署藥輸字第XXXXXX號",有通過人體試驗,衛生福利部認可宣稱療效)

其餘大多是歸類在健康食品而非藥品,就可知道療效尚有待確認

(對於"藥品"的療效及安全性的要求,可是遠遠的比"健康食品"來的嚴格)

可是由於這些益生菌完全自費,商業利益較大,所以有時會被過度推銷

希望爸爸媽媽能了解,益生菌可以做輔助,但不能指望作為治療甚至根治

(很多人會被"調整體質"這句話所迷惑,但要知道過敏是體質可控制但無法根治)

跟大家提到目前益生菌的一些研究,目前比較有根據的是:

1. 急性腸胃炎時,可以幫助建立被破壞的腸道菌叢

有效改善腸胃症狀,且有接受抗生素治療的人並不受影響

另外如腸躁症的患者,症狀也可以獲得改善

2. 過敏方面,比較有證據的是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建議從早期出現症狀就可以使用,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若控制不好

後續演變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的機率會比一般人要高

但是對於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直接幫助,目前還沒有很確切的證據

 

 

還有益生菌使用的效果也是見仁見智

譬如有些益生菌研究顯示可以改善8成的過敏症狀

偏偏我就是那2成沒有改善的,這樣的情形也是常常會出現

另外就是改善的效果是好是壞,有時候也是相當主觀的

因此不是每個醫生都喜歡推薦病人使用益生菌

因為自費價格可能不便宜,還不見得能看得到效果

 

 

另外要再次強調的,有些家長會有錯誤的觀念

就是使用益生菌來取代正規的治療,這是不正確的!

其實當過敏的症狀出現,還是要接受正規的治療

譬如異位性皮膚炎,該使用的藥膏或是抗組織胺仍需使用

尤其食物的攝取、環境的控制、母乳或奶粉的選擇,都相當的重要

使用益生菌,只是配合飲食調整、皮膚照護的"保養工作",不是"治療"

目的是希望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一旦發作的話還是得配合治療

如果不接受正規治療,只會讓病情嚴重,進而增加過敏症狀

甚或皮膚持續暴露於過敏原,增加以後演變為氣喘的機會

 

 

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

相信各位都是為了孩子而希望尋求最好的治療

最好是能不用"藥"而能夠"治本",以減少小朋友的用藥

但是如果真有這麼好的方法,發明的醫師應該早就舉世聞名所向無敵了不是嗎?

希望大家還是能相信醫師的專業,好好配合治療以減輕小朋友的症狀

並且做好環境、飲食上的控制,來減少過敏變嚴重甚或進展成氣喘的機會

 

 

有爸爸媽媽後續問到一些問題,我在下面簡單回覆:

1. 可以泡奶或配熱水吃嗎?

很多益生菌無法耐熱到40度以上,所以還是建議配溫水服用

(尤其是要冷藏的產品,都要冷藏了怎麼還可以配熱水呢?)

2. 飯前吃或飯後吃呢?

主要都還是怕胃酸破壞,但其實飯前飯後吃皆可,皆有專家主張

飯前吃因快速通過胃,減少胃酸破壞時間;飯後吃,因胃酸濃度降低,保存較多菌

所以選擇衛福部認證之產品,有通過腸道比例的認證,應可較放心

3. 活菌?死菌?

現在產品多數為活菌,可以定殖於腸道,效果較佳

但是菌量要夠,所以請照各產品之使用說明來使用

死菌有部分亦可調節腸道免疫功能,但效果較差,現非主流 (如舊的表飛鳴)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食物過 敏的案例節節高升,成因更是百百種數不完,現在有數個最新的研究顯示: 食物纖維可能和食物過敏的成因有關。

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免疫學家查爾斯.麥凱(Charles Mackay)表示:「人體內的腸道菌會以酵素分解食物纖維,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 一種物質,可防止人體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

目前相關的研究大多都以小鼠為實驗對象,結果顯示飲食因素不太可能是造成 過敏率暴衝的關鍵解答。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以人類為對象的研究結果也相同的話 ,那「促進腸道益菌的生長」或許是個預防方法,甚至有可能可以逆轉過敏。

醫學之謎
根據非營利組織「食物過敏研究及教育」(Food Allergy Research & Education)的統計,目前有1千5百萬以上的美國人有食物過敏,其中有約9成患 者對八種食物(花生、堅果、小麥、大豆、蛋、牛奶、水母和魚類)的其中一種 過敏。

目前還不清楚為何食物會造成過敏,但有可能是因為這些食物在到達腸道時, 大多還維持未消化的狀態,這些未消化的化合物從腸道進入了血管,在血管中它 們被抗體或免疫細胞辨識為外來的侵入者。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食物過敏研究人員凱瑟琳.納格勒(Cathryn Nagler)表示:「我們 想知道的是,食物完好的進入血管是否是食物過敏的統一特徵。」

免疫反應
麥凱和納格勒相信現代西方飲食影響了腸道菌分解纖維的過程。納格勒表示: 「現代飲食中富含糖、脂肪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刺激了不同種類的腸道菌生長, 使負責分解纖維的腸道菌數量變少。」

這聽起來很不妙對吧?纖維可以促進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a)的生長,此 菌能分解纖維並產生短鏈脂肪酸。在2011年《自然》(Nature)發表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發現短鏈脂肪酸可防止腸道細胞過於通透,而使食物殘渣、細菌或化合 物進入血管。在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PNAS)發表的研究中,納格勒和她的同事將梭狀芽胞 桿菌植入小鼠對過敏原(花生)敏感的腸道中,發現此舉可預防小鼠對花生過敏 。

其他環境因素也可能和低纖維飲食結合導致過敏發生,當抗生素(廣泛用於農 業和治療嬰幼兒耳部感染,也可以殺死腸道菌)和低纖維飲食結合時會形成雙重 夾擊,使人體容易產生過敏反應。

最新發現顯示有方法可以預防、甚至逆轉某些過敏反應。《過敏與臨床免疫學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期刊的一篇研究顯示,對 花生過敏的兒童接受益生菌治療後,能夠食用花生而不引發 任何過敏反應,在治療結束後也能持續對花生產生耐受性。

初步階段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養寵物、上幼兒園、有個兄弟姊妹、自然產或用手洗盤子都 會影響導致過敏的風險。約翰霍普金兒童中心(Johns Hopkins Children’s Center)的兒科過敏和免疫學主任羅伯特.伍德(Robert Wood)表示:「過敏並 非全都和纖維相關,而是在廣大的案例中發現了一小部分證據,能夠支持其中與 纖維有關的論證。」

多年來醫生都建議高風險過敏群孩子的父母,等到孩子三歲後再讓他們食用花 生或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但伍德認為這個建議可能大錯特錯,事實上一個最新 的研究發現,年幼時期開始頻繁的餵食孩童花生,反而能大幅減少他們對花生過 敏的機率。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小兒科診間,很多父母都會問:「吃益生菌可以解決小孩的過敏問題嗎?」面對父母的提問,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總會如此回答父母:「理論上有效,但每個人腸道需要的菌種不同,所以很難推薦要吃哪個菌種。」

他進一步指出,吃益生菌確實可以改變腸道菌相,讓免疫系統的反應變好,但它最大的問題是,人體腸道菌種太多,每個人的腸道需要的菌種不同,必須找到可以與原本腸道菌叢共生的好菌,才能平衡免疫系統。

吃錯益生菌 再多也無效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吃益生菌有效,有些人吃卻沒效的原因。被日本稱為益生菌之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兼任教授許清祥也持同樣的看法,過去研究都發現,吃益生菌可以讓免疫功能變好,但並不清楚,為何有人吃了特別有效,有人吃了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

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複雜龐大,就像一個架設完整的網路系統,雖各自獨立但也相互牽扯影響,許清祥強調,益生菌雖然可以改變免疫系統,但每個人的基因不同,所需的菌種也不同,因此如果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菌種,花再多錢、吃再多也無效。

人人都想提升免疫力,事實上,提升免疫力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容易,專研免疫疾病的成大醫院臨床醫學中心主任謝奇璋強調,腸道菌種在免疫系統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具有調控的功能,讓免疫系統處於平衡狀態,不致因為失衡而引發各種疾病。

腸道菌種會因為生活習慣、飲食而改變,經常熬夜、壓力大、嗜吃高油脂、高糖食物的人,腸道菌相大都是壞菌多於好菌,此時壞菌就會趁勢作亂,間接影響免疫系統。

謝奇璋表示,當腸道內充滿壞菌時,補充好菌可恢復免疫系統的調控功能,進而治療疾病。

找到適合自己腸道的共生菌

要增加腸道益菌看似簡單,其實工程非常浩大,謝奇璋說,首先得先找到與自己吻合的共生菌,不然盲目花錢買益生菌來吃,不但無效,還可能因而造成免疫系統的紊亂。

研究免疫多年的許清祥則表示,現在可以透過抽血進行配對,找出和自己腸道吻合的共生菌,已有不少名人用這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益生菌,讓免疫系統變健康。

雖然民眾可透過抽血配對找到屬於自己的益生菌來調整免疫力,但要靠吃益生菌來「治療」疾病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許清祥進一步強調,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配對找出適合自己的益生菌,除非罹患癌症或是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才會有這種需求,建議一般民眾,透過飲食調整,如少吃紅肉、多吃蔬果等方式,也可以讓腸道有好菌。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牛奶、果汁、咖啡或其他飲料,到底該怎麼喝,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才能對身體有益,又不用擔心會增胖?以下是《哈芬頓郵報》,針對不同情境,提出的飲料建議,相當值得參考。
◎如果要增加肌肉,可以喝牛奶:牛奶含有乳清蛋白以及酪蛋白,可促進肌肉組織的生長。

◎如果要減重,可以喝綠茶或葡萄柚汁:綠茶和葡萄柚汁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助於減重。

◎如果要修補身體,可選擇白開水/巧克力牛奶/運動飲料:運動完之後,可多喝白開水,補充水分;或是喝巧克力牛奶,裡面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修補因為運動而受損的肌肉組織;若運動時間長,喝運動飲料除了補充水分外,還可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能量。

◎跑完步之後,可以喝白開水/純酸櫻桃汁/椰子水:喝水是為了補充能量,純酸櫻桃汁有助於修補肌肉組織,而椰子水就如同天然的運動飲料,熱量不高,也適合跑步完後飲用。

◎如果有咳嗽,可以喝蜂蜜水:蜂蜜具有止咳的效果,而且研究發現,效果比咳嗽糖漿還要好得多。

◎如果精神不濟,除了咖啡之外,其實白開水也有助於消除肌肉疲勞,恢復精神。

◎如果要幫助消化,可以喝白開水或花草茶。

◎如果腹脹,可以喝蘇打水:你可以在一杯白開水裡加入一湯匙的小蘇打粉,或是選擇喝益生菌飲料。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健怡百事可樂( Diet Pepsi)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引發消費者疑慮,百事決定拿掉此一成份。

美國8月起將販售沒添加阿斯巴甜的健怡百事可樂,但英國同款飲料會維持添加。

兩國的監管單位堅稱,軟性飲料添加阿斯巴甜安全無虞。最新數據顯示,健怡百事可樂去年在美國的銷售量減少5%以上,百事公司因應消費者喜好,更改配方。

百事公司如今將用三氯蔗糖混搭無卡路里的乙醯磺胺酸鉀取代阿斯巴甜,民眾試喝後,還是認得出健怡百事可樂,只說飲料留在口內的口感有些微不同。

阿斯巴甜是測試和研究最完整的食品添加物之一,1980年代首度獲核准添加,但1996年一份報告指出,阿斯巴甜可能與腦瘤生成有關,安全疑慮始浮上檯面。
直至2006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報告澄清,沒有證據顯示阿斯巴甜威脅人體健康。

但監管單位同意限制阿斯巴甜攝取量,就成年人來說,每天喝14罐含該成份的無糖飲料,就可能超標。

在台灣,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資訊,添加阿斯巴甜之食品(包括代糖錠劑及粉末)應以中文顯著標示「苯酮尿症患者(Phenylketonur- ics)不宜使用或同等意義之字樣。

新聞小辭典:阿斯巴甜是什麼?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種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常溫下為白色結晶粉末,食品添加劑國際編碼是E951。

由於比糖份甜約200倍,但所含卡路里極少,全球有數千多種食品和飲料用阿斯巴甜當代糖,也會添加於維他命、口香糖和早餐穀物。許多糖尿病患者、減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為糖的代用品。

不過,苯酮尿症病患無法正常代謝阿斯巴甜中的苯丙氨酸,因此建議不可食用。此外,也有少數人對阿斯巴甜會產生過敏,皮膚癢等問題。

vivianaflande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